Search

2020年轉眼也過一半了。每過一個月,市場的物件就越少、價格卻越高,欲買房子的買方,找房就會更加辛苦...

  • Share this:

2020年轉眼也過一半了。每過一個月,市場的物件就越少、價格卻越高,欲買房子的買方,找房就會更加辛苦。致使買方不得不做調整,以順應市場。

以下整理(一年前V.S.今日)買方在購屋上的行為轉變:

1.無法累積多間房子一次看:
一年前,買方可以跟房仲約數次看屋,每次看3~4間房子。直到下決定前,至少能比較超過20~30間類似的房子。

但如今,房仲能在短時間端出5間房子讓你參考,就很不容易了。且由於買氣非常熱絡,當只要有一間合適的房子釋出,買方就得盡快安排時間出來看屋,沒辦法一次湊齊兩三間才跟房仲約看。

2.實價登錄的參考性越來越低:
一年前,在市場還未一面倒向賣方時,買方出價都參考實價登錄,最後也幾乎落在實價登錄區間。喜歡多一些,至多就買在社區行情天花板價,也不太常有跳躍式創社區高價的情況發生。

但如今,市場供需失衡嚴重,買方若照實價登錄出價,買到房子的機率非常低。且你很快就聽到你猶豫(或看不上眼)的物件被其他買方買走了,且是創社區新高價成交,屢試不爽。

最近業界也出現一句玩笑話:"今日創新高,明日地板價"。

3.不用看屋就能出價:
一年前,買方有較多的時間可考慮。所以看屋普遍跟房仲約六日、複看帶長輩、三看帶風水老師、回去考慮個好幾天才出價。從初看到出價,很容易兩週甚至一個月就過去了。

但如今,買方從1.六日看屋,調整至平日上班時間抽空出來看屋。2.也盡可能縮短看屋次數,看能否看屋當下就做決定。3.也對於排隊看屋習以為常。4.也做好如要拿下房子,必須創社區新高的心理準備。

即便買方做了這些調整,仍不及"只看格局圖、瞭解棟別圖、室內照片",即可出價做決定的買方。今年已有幾件實際案例(買方不用看屋就直接出價,而且價格還創社區歷史新高)。若新竹市場的房源持續那麼短缺,難保此現象將成為常態。

4.若非新鮮貨,則食之無味:
過往買方跟房仲約看屋,常問房仲:“屋主為什麼要賣“、“之前其他買方出過多少“、“屋主底價多少“等考古題。但今年買方開始習慣問:“這間房子賣多久了?“。

買方會用物件上架時間長短,用以判斷有沒有需要立即做決定或是否追高價的必要性。從中我們看到了人性:在極度競爭下,案子若沒很快賣掉或價格沒想像中高,買方就開始認為是不是房子有問題。坦白說,這類心態已顯得有些病態……

--
這篇所描述的竹北房市,若沒參與在其中的朋友,光看字面很容易認為業者在帶風向。但實際狀況是如何,有經歷在其中的人就懂。

竹北房市在短短一年間的劇變,相信令許多人感到措手不及與吃驚。瘋狂的房市,不禁開始讓人有“隨便閉眼買,都有賺頭“的錯覺。

但,越是高水位、越是樂觀的市況,如果是投資,就越要慎選物件、並謹記做好資金風險控管。而如果是自住的話,有需求+能力可負荷,就買了吧!由於短時間不會出售,故持有期間的漲跌,對自住客來說不具意義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這裡,沒有一篇篇繁瑣的房地產廣告行銷。只有最真誠的房仲生活分享。
View all posts